您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红河州创优服务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时间:2022-12-01 16:49:50 来源:中国网

近日,云南省红河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会议。据会议消息,今年以来,红河州深化改革创新,突破难点问题,扎实开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推动了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资料图)

政策叠加营造“活”企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红河州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每年均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及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围绕“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好差评”、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民营企业制度,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上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多元化畅通诉求沟通渠道,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推进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红河州制定完善发展改革部门的权责清单事项,厘清职责边界,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网上即时办理,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办”“最多跑一次”办理。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实现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各审批阶段“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全程线上办,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

牵头会同红河州13家州级部门出台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投资建设项目“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实施方案(试行)》,在自贸区红河片区探索推行投资建设项目“先建后验”改革,建设项目实施“承诺即开工”,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

规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红河州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按照“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一年一修,动态调整;一目了然,一网通办”,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梳理公示相关事项的管理权限、审批流程、办理条件等,不断提升市场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性。

同时,在全州全面排查、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放宽,持续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一网通办”,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示范作用有效彰显

红河州成立了由56家部门组成的州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全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综合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截至今年9月,红河州通过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归集上报信用信息3845.3万条,向社会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0008条、行政处罚信息752条。

对纳入全国386个县级市总体信用排名的弥勒市、个旧市、蒙自市、开远市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健全数据归集处理、信用修复长效机制,指导市场失信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切实提高信用修复的效率和满意度。

突出开放优势,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

红河州加大简政放权,促进开放发展。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梳理公布州级部门行政职权事项10类5102项,责任事项40651项、追责情形38958项,进一步厘清了部门职能边界,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组织开展州、县(市)行政许可事项梳理,确保行政许可事项设定依法依规。稳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分两批赋予自贸区红河片区州级行政职权76项,赋予蒙自经开区第一批州级行政职权事项4项,形成并公布了《红河州“四区”经济管理权限州级赋权指导目录(148项)》。

此外,红河州还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政策支撑,全面实施“非禁即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发改、投资促进、商务、市场监管、外汇管理等部门组成的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优质精准服务,让企业感受“红河效率”。在用工用地,担保融资,园区建设、提高通关能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用足政策,真心服务,让企业感受到“红河诚信”。支持跨境资本投资便利,依法依规逐步落实简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手续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让企业感受“红河服务”。(杜浩楠/文 红河州委宣传部/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属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6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